伴随着一曲《再见》的MV,诺基亚上海旗舰店在其最后一条官方微博中写道“再见,上海!2013”。这家中国内地最大的旗舰店已于本月初正式关闭。而就在4月3日,手机诞生40周年——一曲《再见》,诺基亚是在为眼前的撤离而感伤,还是在为长远的前景而感伤?
关店的原因,诺基亚官方给出解释:“不断优化零售策略,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运营效益。零售战略重心转向与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包括运营商、零售商、经销商和网上商城。”业内人士却指出,产品落后导致市场份额萎缩、实体店功能退化等,是诺基亚屡屡关店的主因。前年,诺基亚在法国、西班牙、芬兰的实体店先后关门。随后,诺基亚的最后一家本土制造工厂歇业;去年6月,南京唯一的专卖店开了不到1年就“易主”三星,北京的两家专卖店也闭门谢客。
“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已从两年前的前两位跌至现在的第8位,三星、苹果、HTC等品牌超越了它。”苏宁云商集团南京通讯事业部经理方慧宁介绍,最风光时,诺基亚市场份额超过30%,现在却不到8%。尽管专卖店关闭不影响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但对其品牌形象冲击非常大。昨天,记者探访南京多个家电卖场,相比三星柜台的人满为患,诺基亚柜台只有零星几名顾客。
最近,美国《在线》杂志“测试实验室”栏目盘点近40年具有标志意义的12款手机,包括:摩托罗拉4款、诺基亚2款、爱立信1款、黑莓1款、苹果1款……岁月是把刀,曾经在全球手机市场叱咤风云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经典品牌早已“关机”。随着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去年下半年摩托罗拉关闭位于南京江宁的软件中心,并裁减一批雇员。
有关人士认为,“巨人”疲软甚至倒塌的教训,给正在创新转型求发展的江苏企业更多警示。
警示一,任何成熟的技术都有被另一种全新技术完全替代的可能。江苏赛联信息产业研究院院长祁晓荔指出,随着3G智能、触屏时代逼近,苹果、三星在手机外观改进和内容创新上实现巨大突破,颠覆了诺基亚在按键手机和2G网络操作系统上的传统优势,最终拥有1000多个型号的诺基亚被至今只有5个型号的苹果iphone击败。
类似情况在江苏正悄然发生。前两年电子书产业风靡一时,苏中某市将其列为当地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一大批企业。但随着苹果ipad横空出世,电子书逐渐被替代,企业新技术储备不够,整个产业发展陷入困境。“新科技革命正以无法预想的速度改变我们的生活,企业要时刻保持警觉,既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盲目投资,必须准确研判产业发展趋势,踏准潮流节拍。”祁晓荔表示。
警示二,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至关重要。事实上,诺基亚提出智能手机概念比iphone早了10年,应用触控技术比苹果早3年。但是,诺基亚并未率先完成向移动互联网转型,更多还是一个精于成本控制、注重硬件比拼的制造工厂,错失发展良机。
“尚德在光伏行业中最早做大,在骨干企业中最先倒下,除了国际市场需求陡然减少外,与其发展战略有直接关系。”南京大学商学院一位教授指出,尚德定位于可再生能源这样一个长周期朝阳行业,各方面的资源支持也很充足,不能说没有成为伟大企业的可能性。然而,在率先将光伏产品商业化、企业成功上市后,尚德更热衷于资本运作,在多晶硅转化率等核心技术上鲜有大突破,与同行的差距逐渐拉大。
警示三,商业模式创新有时比技术创新更重要。在iphone手机问世前,几乎所有手机都是卖“裸机”,诺基亚2000元以上的款型很难卖得动。iphone上市后直接定价4000-6000元,但它与移动运营商推出“合约计划”,消费者相当于充话费拿手机,价位虽高销量却好。
新产品推广应用会面临诸多新问题,比如市场认同度低、价格偏高等。目前,我省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但除政府示范项目外,商业化应用仍然艰难。“关键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省经信委副主任龚怀进指出,创新商业模式首先是优化整合自身资源。比如智慧医疗,要整合医药和医疗两个领域的业务和IT产业的资源,做全产业链的管理模式,一旦割裂开来,就只能纸上谈兵;其次是选择差异化路径。除了要做的和别人不一样,还要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创新。
摘自《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