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同事:
大家好!我是海企长城的一员,入司六年但是算不上老员工,目前在长城公司化工事业部做业务工作。下面是我个人在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希望和各位新同事一起探讨,如果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
首先祝贺各位能够经历重重考验,通过层层选拔走到这里。这是对你们求学多年知识和能力积累的一种认可。而真正意义上成为一名社会成员,一名可以为社会和自己创造财富的人才是刚刚开始。你们需要通过工作去创造价值,去营造生活。
在这里我希望和大家就什么是工作,工作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谈谈我自己粗浅的认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和事业有什么区别?
如何评价岗位是否适合自己?
如何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多重要?
首先,进入第一个话题:工作和事业有什么区别?
工作的概念是劳动生产,主要是指劳动。工作就是在长时间内做重复的动作,通过它来产生价值。
事业:《易经》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简单地说,就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却又帮助了他人,这个就是事业。
通过上面的字面解释就看出一些区别了,首先所谓事业一定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相信在座的也看过一些成功者的自传,你们一定能找到一个共性,就是他们都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甚至有些人可以用上瘾来形容,而且一做做很长时间。
然后,事业应当是有创造性的,自主性的。如果一个人把他做的事情当做事业,他一定是非常主动、非常积极,肯动脑筋的。那种算盘珠子一样的人,一定不是把他的工作当做事业来做。
我认为没有多少人一进入社会就开始干事业。即使是马云、史玉柱、牛根生那样的创业牛人,他们也是从工作开始做起,从很简单的工作开始做起。差别在于,他们能够从手头的工作找到自己事业的方向,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从工作中练就达成事业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所以,作为一名新进员工,我认为有一个问题是可以搞清楚也有必要搞清楚的,那就是:你是不是希望做一番事业?
这个问题你们不需要回答谁,回答自己就可以了。事业不是一定要丰功伟绩。只要自己喜欢,自己积极主动去做那就是属于你自己的事业。
相信很多人和我当年一样,刚从学校一脚跨出就巴望着赶紧一脚跨进单位,找个活先干着,其他的问题以后再说。但是若干年之后,大家会发现同时进入公司的会有差距,十年二十年之后差别会很大。从同样的工作开始做起,为什么有人做得越来越好,有人停步不前,我想可能就是对工作和事业的区别没有搞清楚,再者就是他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下面就是第二个问题:如何评价岗位是否适合自己?
有人说性格外在的适合做业务,有城府的适合做管理,细心的适合做财务,那是因为有一些做得很好的人具备这样的性格或特征,那么就说这样的人适合这样的岗位。
但是性格是与生俱来的,而岗位是公司给的,因此有人抱怨自己不适合干这个。如果是在应聘时对自己将来要做的岗位不去主动了解,我相信在做这份工作时应该也很难提起兴趣。因此应聘岗位时应当结合自己的情况做一定的选择,这个要结合第三个问题自身定位来讲,咱们先讲岗位的问题。
我相信同样是出色的业务经理、优秀的财务经理或者HR,肯定不是完全一样的类型,知名的CEO也是各具特色,之所以他们都可以成功,其实是因为做好一份工作需要具备的能力其实十分相似,因此所谓的岗位不适合自己,我个人认为都是一些借口。所有的岗位想要做好都要具备以下几个能力,这些能力往往跟性格无关,并且完全可以后天培养,如果做到就可以适合任何岗位。大家可以比照自己,觉得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凡事都有责任心
这一条我想大家都可以理解,对责任心我就不多做解释。有人曾经说过:当领导考虑是否托付一个重担时他考虑在第一位的不是能力,而是责任心,能力强弱的区别是工作干完结果好不好,而责任心强弱的区别是事情还没干就知道结果好不好了。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这一条一直是中国人被老外诟病的地方,笑谈一个中国人是龙,一群就是虫了。这个话题可大可小,小一点就是你给同事或领导去复印一套材料,复印完有没有核对一下页数是否全,顺序是否乱。大一点可以涉及职位的升迁、工作的分配、待遇等等。对团队充分认可并迅速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任何团队遇到这样的成员一定是幸福的。
不断学习主动要求进步
这一条看起来也是废话,任何地方任何场合都有人在说。现在大家应该暂时搁浅名牌大学,高学历,计算机等级这些硬件条件了,学历代表过去,学习力才代表未来。从不知道到知道,从知道到熟悉,从熟悉到得心应手。请不断学习并不断得心应手。
先做执行者
当你还不具备成熟的说话本领的时候,一需要默默练习,二需要多做些事。新人通常有一种毛病,总觉得别人干的事情很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自己一做就这里出毛病那里出毛病,而且还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都是小问题。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希望大家能落到实处不断学习,不能眼高手低,送大家一句话也是我自己时常提醒自己的话——细节决定成败。觉得不能理解领导的决策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该执行的还是要圆满的执行。执行力是作为一名新人最能够直接表现工作能力的方式。
相信每个人都对自己有认识和定位,定位往往要针对具体的身份,比如作为朋友怎么样,作为亲人怎么样,那么作为学生相信你们一定都是很优秀的,作为职员呢?我们如何找到自己作为一名公司职员的正确定位?
如何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
在这里,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一件商品,同时你自己还是指定商家。我们需要把自己精心打造、包装、寻找合适买家进行销售,很多人一生中将自己包装销售了多次,当然有成功也有失败。如果你对自己这件商品的定位偏差甚至错误,结果一定是市价贬值、无人问津、唏嘘不已。比如唐后主李煜,他做词人应该很不错可惜被迫当了皇帝,还亡了国。乾隆皇帝一生写诗上万首,但是他显然给自己的定位是皇帝而不是诗人。如果论艺术成就当数李后主,但是看本职工作显然是乾隆帝。
为了给自己定位趋于实际而不是假大空,我认为应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划分一些阶段进行定位。
首先,入司的第一年应该将自己定位为“勤杂工”。因为具体的工作现在还做不起来,有人开始找不到方向了,觉得上班很无聊枯燥。其实第一年的工作非常重要,熟悉和了解公司的经营方向、企业文化、同事领导的特点和风格等等,在这一年时间里需要完成由学生向职员的转变,比如:有明确的作息时间表、有组织纪律性、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等等。这些内容不会有人专门去教,靠观察和主动询问。往往一个职员是不是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其第一阶段的成长有很大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个阶段,入司第二年到第五年,将自己定位为执行者。这段时间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成为所在岗位的熟手,俗话说的业内人士,不要觉得某个岗位干起来很简单,任何岗位想要做好都需要花心思。这是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符合发展论,但是不可以缺失环节,否则很容易纸上谈兵。这个过程有人只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转变得很好,而在大锅饭年代,甘当螺丝钉的想法让很多人一辈子都停步在执行者这个阶段。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相信各位中很多人有着远大的抱负希望做出一番事业,那么就需要把握这几年的时间,先学会准确、有效率、无差错地执行领导的决策,然后开始逐步成长为可以帮助别人、指导别人、带领团队创造效益的经理人。
经理人这个阶段是没有终结点的,因为有人可以做得很高,有人永远是一个小团队长,甚至光杆司令。这个不存在对错的问题,而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但是第三个阶段我认为应该叫作得心应手的阶段。这个时候,我相信朋友们如果还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应该可以从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将所做的工作转变为事业。
那么说了这么多,有人不禁要问,我想做到很好,如何起步,从哪里开始,那么我们进入我今天的最后一个话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不可否认有些人非常聪明,一点就通。但是工作总是会出问题,其实也不是很大的问题往往都是小问题。前段时间美国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6日盘中暴跌近1000点,外界传言是花旗集团一名交易员的打字错误是暴跌主因。消息称,花旗一名交易员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交易平台卖出股指期货合约时错打一个字母,把million写成billion,从而引发股市暴跌。虽然后来花旗明确表示,上述传言并不属实。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小错误可能引发巨大的灾难。靠行政命令、罚款这些都无法根本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从开始工作便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可以事半功倍,在这里我结合个人的一些经验给大家提三个建议:
勤记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是有道理的,随手带着笔记本,有什么重要信息随时记下以便查阅,格式问题要自己解决。
写计划。
这里的计划不是指写给领导看的计划,而是自己明天或者未来一周需要做的具体的事情。
多思考。
思考催人进步,总结使人明智。
六年来,我觉得自己就做了两件事情:
积累:不断地积累,积累工作经验,积累人际关系,积累人生感悟。
改变:不断地改变。人生就像在“越狱”——不停地遇到困难,然后再不停地寻找改变现状的办法。当然也别忘记改变自己的生活,让它愈发美好。
希望各位在海企的工作和生活是幸福的。有人爱,有人爱我们,有人被我们爱;有事做,掌握每天干什么的主动权;有所期待。期待生活的愈发美好,期待父母健康长寿,期待国家繁荣昌盛!
谢谢大家。
化工事业三部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