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企业文化

【学习与思考】“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发布时间:2011-12-26

    前几天,我看到魏娜发布的学习栏上提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顺从善良就像登山一样艰难,顺随恶行就像山崩一样迅速坠落。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也很深刻:我们是人,是交际的动物,可是即使我们进化得再高级,原始欲望依然缠绕在我们的心里,嫉妒、傲慢、暴怒、懒惰、贪婪、贪食、色欲、不劳而获、少做多拿,这是我们作为社会人所无法避免的欲望。欲望,往往拥有强大的力量,尤其是那些原始的欲望,不仅具有强大的滋生力,而且还有强大的破坏力。我们用道德和法律克制着自己的原始欲望,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合情合理的选择。法律是强制约束力,有执行惩罚的机构,而道德是自我约束,因此它的力量比较隐蔽,也比较脆弱,这往往成了欲望的突破口。欲望一旦突破了道德的束缚,就会像癌细胞一样无限复制自己,吞噬着正常的情感和理性的思维,最后伴随着内心的崩溃而共同灭亡。
    上帝诱导人心向善比恶魔引诱人心向恶要困难得多,其原因在于向善时我们需要刻意去压制这些原始的欲望,这是件十分煎熬的事情;向恶时,我们只需要宣泄这些原始的欲望,这是件十分快意的事情。一旦内心沉沦于恶,再次向善就变得异常困难。首先,人们因为体会到了宣泄的快意,就本能地想延续下去,自我约束的力量被大大削弱了。其次,虽说君子记恩不记仇,小人记仇不记恩,但在通讯便捷的现代社会里,好事之人更倾向于谈论他人负面的“八卦”,扩大了负面影响,从恶之人想摒除恶行却难找回头之路。基于这些因素,当人意识到回头向善是件很困难的事,更容易将错就错,自暴自弃,惩罚自己的同时也惩罚别人,所以便一恶到底,上帝导人向善之路愈发险阻。
    积德积善、积累成绩十分不易,但破坏起来却很方便。中共17届六中全会提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如何应对因诚信缺失(例如地沟油、三聚氰胺等事件)所造的社会危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要把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与改造主观意识世界相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协调发展,否则单独讲物质、发展物质,或单纯讲思想、发展思想都是行不通的。物质与意识是一对辩证关系,很多年轻同志都缺乏这种认识,过于偏重物质!我之所以花费诸多笔墨强调这个问题,是要把它提到影响部门发展的战略高度,即我们所说的软实力。如果这方面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就能够到市场上与对手搏击,如果不具备这种软实力,我们就会不战而亡,还如何抵御市场上的竞争洪流呢?

轻纺二部 林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