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企业文化

【学习与思考】在否定中实现自我成长

发布时间:2014-05-29
【编者按】5月下旬,集团人力资源部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培训讲座,邀请到南京大学企业文化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江苏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以及集团成员企业部分高管主讲。我公司副总经理林晓东受邀以《在否定中实现自我成长》为题,介绍了自己二十多年来的从业经历和工作心得,用切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道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对林晓东的演讲稿进行了摘编,与大家共勉。
 
    为什么题目叫做在否定中实现自我成长呢?我们个人的成长,组织的壮大,事业的发展,其实都不是一帆风顺,即使有一时顺利,那也是暂时的,即使外人看我本人的发展是一帆风顺,实际经历千辛万苦。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曲折中前进,在螺旋式中上升的,最怕在曲折中夭折,在螺旋式中沉沦,在顺利时头脑发昏,在逆境中悲观失望。最常见的是不断在实践中验证总结,该坚持自我什么,该否定自我什么,该改变自我什么,该变革自我什么,该提高自我什么,该突破自我什么,因为肯定自我容易,否定自我难,所以我把文章题目写作在否定中实现自我成长,这样更容易让人记住,记牢,实际是矛盾中的否定与否定的关系,与大家共勉。
    1、从事纺织品业务整天要面对复杂的出口工作程序和烦琐的加工工艺,这对一个初出校门的我来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曾苦恼过,怀疑自己是不是选择错了行业,但这种苦恼很快就被一种强烈的紧迫感所取代。当我看到部门里的老同志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在工作,看到老业务员那种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状态时,我发誓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纺织出口业务的各项技能,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成熟的业务员。镜头之一就是在办公室一个年轻人晚上九十点钟还在挑灯夜战,不是玩游戏,而是在钻研业务、产品,精心分析斟酌业务的变化发展趋势。此后我的上班模式就变成5+2、白加黑、715,一个礼拜每天十几个小时工作,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到工厂实地磨练自己,虚心地向面料师傅学习面料知识,向技术人员学习服装加工工艺,向老业务员系统的学习商务方面的技能,领导、师父、同事、很快便能独当一面地开展业务工作,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一名熟练的业务员。1999年我在一次去工厂验货途中翻车不幸受伤,需留院观察几天,想着还有货要验,验货后才能决定能不能出货,为保质保量按期交货, 我匆匆包扎伤口后又赶去工厂验货了。
    2、1998我开始开发帽子业务,一切从0开始、一无所有。从参加交易会开始, 譬如和一个客人WANTED谈判,广交会从晚上七八点一直谈到凌晨五点钟,洗个澡,睡一会8点又开始上班看摊了。为了筹备2000年1月德国的纺织品展销会,拓展欧洲业务,我精心征集样品,半年时间跑遍了江浙沪地区所有帽子厂。为了紧跟德国的时尚潮流,设计新奇特的帽子款型安排工厂打样,经常加班到晚上11、12点,次日一早又奔赴工厂。当年我家属身怀六甲,为了支持我的事业,家里的事情她一人包了,让我全身心筹备参加德国展会,有了家庭的支持,我更加积极应对各种商谈,希望在德国争取到更多的订单,可是儿子出生时,我还在德国参展,在两难的情况下,我做到以工作为重,家里的事由家属多担当,虽然在儿子出生时,我在国外工作,失去了这样陪护的机会,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展会上我们的帽子大放异彩,热闹非凡,展会上带回86万美金的帽子订单,正式开进了欧洲市场,也是对我儿子出生最好的纪念。
    2000年以后,生产企业有了对外经营权,可以直接进入广交会。工厂有生产能力,价格又比我们便宜,我们的设计也被有些工厂拿走,很多客户都被工厂抢走。坚持外贸同时工贸结合,必然是未来外贸的发展趋势,而我们在工贸方面还是落后困难的,缺资金,没经验。为了冲破这一发展瓶颈,工厂的配合尤为重要,与工厂合作探索,非常不容易,我们排除万难,第一时间在义乌设立的办事处,并在宿迁创办了工厂。在一没资金,二没经验,三没地方,四没人员的情况下,从城市到农村,从0开始,从最艰苦最不愿意有人干的入手,从产业链的最低端入手,招厂长,组建车组,成立工厂,坚持到现在。事实证明,这一切付出是有回报的。
    2011年1月去日本与一大客户谈判前,我因为过渡劳累得了带状疱疹,谈判日期迫在眉睫,我毅然决然只吃了药就飞往日本了。到了日本半刻休息时间都没有,便投入了和客人的三天连续谈判中,每天早上7点半到夜里12点,我们一共谈了108个款式,正因为我对产品知识的完全了解熟知以及对报价的自信,才使得客人对我们产生了信任,也不负众望的一下子下了900万美元的订单。这一年客户订单涉及的款式有130多款,30多家工厂,每款要分十几次出运,其中的规模、难度、复杂程度、风险、统筹安排、技术革新、货源开发、合同执行、出运收汇、单据等等都是前所未有,对我们部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么多款,这么多出运,这么多工厂,只要有一家厂一个款出现问题,都会连累牵连每一次的拼装、出运,很多很多都是计划赶不上不变化快。加上第一次与我们大批量合作,客人在包装,辅料,吊牌上的设计提供大大延误,造成了我们生产确认、生产进度极大极大的困难。我们一方面积极与客人协商,另一方面加快吊牌等电脑稿、样品的确认,为生产、交货挤出时间,而且还不能错,虽然也有经验与教训,但后来的实践证明,当时所采取的措施是及时的,如果一放松,后果不堪设想,再加上不断涌现的技术问题、质量问题,原材料的供应不及时,色差色牢度问题、黄梅天问题,操作工人不负责、工厂管理人员质量意识不高、义务人偷工减料意识根深蒂固、供货工厂的不配合、时间短任务急等问题,工厂限电、新工厂的磨合、辅料不到、工人望货兴叹,部门新人经验不足,责任不到位等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在这样现实客观问题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及时统筹协调,科学研究判断,采取果断措施是一项极富挑战的工作,好在部门人员能够群策群力,及时反映情况、服从统一调度。虽然最终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没有出现重大的不符合项,基本在受控范围内,实现了货物总体的基本合格出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单据的复杂和工程浩大,包括工厂的增值税票的开立、核对、付款都是一项工程量巨大的工作,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与错误。这样类似的例子其实在我们工作中是经常发生的。而我们团结在一起,在困难中前进,每次困难都给了我们进步的机会。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人类社会物质世界500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火车、飞机、航天飞机、网络等等,科学技术一日千里,但是几千年来人的本性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人与人的基本社会关系变化也不大,比如父子、朋友、邻里、师生、团队等,上层构筑变化很大,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我们可以从优秀的中华文化中汲取,之前,习主席主动到访山东孔府,提出要看论语,汲取中国文化精华,指出“国无德无兴,人无德不立,企无德不续”这和 “软实力”与改造主观意识世界相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相协调,否则,单独讲物质,发展物质,或单纯讲思想,发展思想都行不通,物质与意识是一堆辩证关系,很多年轻同志都缺乏这种认识,在学校时代没有学好,偏重物质了。我之所以把这个问题讲这么多,讲这么长,是要把它提到我们的一个战略位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软实力,如果这方面解决了,我们可以到市场上去搏击一下,有成功的希望,我们才有可能把品牌建设工作做好。品牌建设必须是我们每个人从每件事做起,从每句话说起,做的每一个订单,询价做起,从小从细微,从点滴从平常做起。做小事看长远,于细微中见全局,从点滴里下工夫,在平淡中见真情。积小胜,为大胜,聚沙成塔,聚水成河。
    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的稻盛和夫老先生用了80多年人生经历得出的成功方程式,非常值得我们推敲与借鉴: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在稻盛和夫老先生的成功方程式中,思维方式是最重要的。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所思所想,就是我们的理念。我们用这个方程式想告诉大家的是,一个人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因素其实就是我们把什么样的思想和理念植入脑海中。在我看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中都是一个“庭园”,名字叫做“思想庭园”。顾名思义,这个“庭园”里种的全是思想,好思想结善果,坏思想结恶果。所以,努力汲取好的积极的思想植入到这个“庭园”,并培育她、浇灌她、耕耘她。就变成是人生当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因为.我相信.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必须是理念正确.思想积极的人,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把优秀的理念植入员工的脑海中,这是帮助员助员工成长成功最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的确也是这样,只要我们拥有优秀的理念和思想,并用积极的行动坚持不懈成功是可以被预期的!我们不仅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员工汲取正确的理念积极的思想而且我们还通过许多具体实践帮助员工成长,比如,通过业务的拓展和组织架构的升级,不断为员工打开晋升通道;不断在实战中锻炼和提升员工才能;本着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的理念,持续完善多层次立体培训体系的构建以及持续优化薪酬激励机制等等,以实际行动,践行帮助员工成功的使命。
    他解释说,许多人就像“垃圾人”。他们到处跑来跑去,身上充满了负面垃圾;充满了沮丧、愤怒、嫉妒、算计、仇恨,充满了傲慢与偏见、贪心和不满足、抱怨、比较,充满了见不得人好、愚昧、无知、烦恼、报复、和充满了失望。随着心中的垃圾堆积又堆积,他们终须找个地方倾倒;有时候,我们刚好碰上了,垃圾就往我们身上丢……”
    我们的发展,需要聚合正能量,攻坚克难争转型,要坚持改革创新。工作流程与内控流程逐步完善,办事效率逐步提高。坐享当前成果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市场都是不进则退,一定要改变,每一次改变,无论哪种都要打破原有的传统观念,部门发展,阻碍,门槛等等。
    生活是挺残酷的。可以说生活就是一锅滚开的水,它一直都在煎熬你,问题是你自己以什么样的质地事后去接受煎熬,最终会看到不同的结果。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对比,你的眼前有三锅水,都滚开滚开的,你试着往第一锅水里扔一个生鸡蛋,第二锅水里面扔一根生的胡萝卜,第三锅水里面扔点干茶叶。生鸡蛋,最开始很鲜亮、很柔弱,都是流动的,像我们鲜鲜亮亮的、满怀梦想的心,但是在生活里熬啊、煮啊,最后煮硬了,愤世嫉俗,以偏概全,觉得这个世界很艰难,人心很险恶,前途很渺茫,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充满了抱怨,这是被生活煮硬的人。死猪不怕开水烫,再看第二个锅里的胡萝卜,胡萝卜一开始有款有型,鲜鲜亮亮很漂亮,但是最后成了胡萝卜泥了,就是被生活煮软了的人,“好好先生”,大家人云亦云,搅稀泥,搅浆糊,这种人固然挺善良,但是失去了自我。再看第三个锅里,茶叶同样是受煎熬的,但是恰恰是这种煎熬沸腾,使得它所有的叶片都舒展开,能够起伏着,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在被这个社会成就它的同时,它也把无色无味的水改变成了一锅香茶,这就是彼此的成全。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能要求社会降低温度,不再沸腾,减少煎熬,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是一个生鸡蛋,是一把干茶叶,还是一个胡萝卜,我们能选择的是自我。读书就是干这个的,就是滋养自己。
作为服饰的小产品,支流产品实际是很不容易做的,既然我们选择了它,十几年来经历了艰苦挫折的发展历程,从困难走出来,从失败挫折中走出来,从许多次危机中走出来。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大家倍加珍惜,实践证明我们这条路是正确的,虽然不是一帆风顺,虽然需披荆斩棘,但这条路是正道,验证了人间正道是沧桑。部门同志也渐渐明白:部门领导要求高一点,严格一点,原来不是坏事,是工作需要,是提高需要,是生存发展需要,是我们事业的需要,选择的道路很重要,我们这么多年总结摸索出的道路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的,走这条路也是需要踏踏实实,也没有投机取巧可行的,要巧干,更要苦干与实干,是要规律,是要奋斗。
    我们还在探索,摸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懊悔,也有未解的难题,更有未来的不可预知,但是我们会继续发扬优秀共产党员的昂扬斗志和奋发不息的精神,克服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去争取更大的成绩。